防雷设施维护保养关乎安全这些要点你要掌握

 文章资讯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8 14:20:14


       防雷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,任何疏忽都可能在雷雨季节埋下隐患。以下从具体设施入手,拆解可直接落地的维护方法,涵盖日常检查、实操技巧和重点场所注意事项。

      接闪器是防雷的道防线,包括避雷针、避雷带、避雷网等,其状态直接影响引雷效果。每月需检查外观,重点查看是否有锈蚀、变形或断裂。避雷针顶部若出现弯曲,需用水平仪测量倾斜度,超过15°必须矫正或更换。避雷带的焊接点若有锈迹,可用砂纸打磨后涂防锈漆,锈蚀面积超过截面三分之一时,需整段更换。

     安装在屋顶的接闪器常被杂物遮挡,比如广告牌、太阳能板的架设可能改变其保护范围。可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接闪器与周边物体的距离,确保在保护角内(针式接闪器保护角通常不大于45°)。遇有鸟窝、树枝缠绕时,需及时清理,避免接闪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。

     引下线是将雷电能量传导至接地装置的通道,一旦失效会导致雷电能量滞留。检查引下线时,先看明装部分的固定支架是否松动,支架间距应保持1.5-3米,间距过大易导致引下线晃动断裂。暗装引下线需查看墙体表面是否有裂缝,若发现引下线外露,需用同规格扁钢或圆钢补接,接口焊接长度不小于直径的6倍。

      引下线与接闪器、接地装置的连接点是薄弱环节,需用扳手检查螺栓是否紧固,焊接处是否有脱焊。在化工厂、海边等腐蚀性环境中,引下线表面应涂覆耐腐涂料,每两年检测一次涂层厚度,不足50μm时重新涂刷。

      接地装置埋于地下,其性能衰减往往不易察觉,却是防雷系统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每年需开挖1-2处接地体检查,重点查看镀锌层是否脱落、是否有腐蚀孔洞。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山区,可在接地体周围填埋降阻剂,施工时需分层夯实,确保与土壤紧密接触,降阻剂用量按每米接地体5-10kg计算。

      测量接地电阻时,应选择晴朗天气,避免雨后24小时内检测。使用接地电阻仪前,先将测试线与接地体、辅助电极连接牢固,仪表读数稳定后记录数值,一般场所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,易燃易爆场所需小于4Ω。若电阻超标,可增加接地体数量,或采用深井接地(井深不小于5米),并灌入盐水降低土壤电阻。

       浪涌保护器(SPD)是电子设备的“安全阀”,在低压配电、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。每月检查SPD的指示灯,电源类SPD正常时显示绿色,红色或熄灭表明已失效,需立即更换。更换时需断开上级电源,用绝缘手套操作,新SPD的型号、参数应与原设备一致,安装后测试接线端子的紧固度,确保无松动。

      通信机房的SPD需每季度测量泄漏电流,用万用表表笔接触SPD输入端与输出端,读数应小于产品标注的阈值(通常电源SPD≤30μA,信号SPD≤5μA)。若电流超标,即使指示灯正常也需更换,避免SPD过热起火。

      不同场所的防雷设施维护需侧重不同重点。高层建筑的避雷带应与女儿墙、栏杆等金属构件可靠连接,检查时用导通测试仪测量连接点电阻,应小于0.03Ω。加油站的油罐区需检查接地装置与油罐、加油机的连接,用铜鼻子压接的部位需涂凡士林防腐蚀,接地电阻每月测量一次,确保小于4Ω。

      计算机机房的接地系统需与防雷接地、静电接地共用接地体,检查时用接地电阻仪分别测量各系统接地端子,确保电位差小于10V。机房内的UPS电源、服务器需安装三级SPD,级装在总配电箱,第二级在分配电箱,第三级直接接设备,形成分级保护。

       日常维护需配备专用工具,包括接地电阻仪、万用表、游标卡尺、绝缘手套等。接地电阻仪使用前需校准,将测试线短接,仪表显示“0”视为正常。测量接闪器厚度时,用游标卡尺在不同位置取3个点,平均值若小于原厚度的80%,需安排更换。

       雷雨季节前需进行全面排查,重点清理接闪器周围的障碍物,加固松动的引下线,测试所有SPD的性能。暴雨过后,需检查接地装置周围是否有积水,及时排水避免接地体长期浸泡锈蚀。

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记录存档,包括检查日期、设施状态、处理措施等。建立设施台账,标注安装时间、型号参数,根据使用寿命提前规划更换周期(如SPD一般寿命为5-8年,接地体镀锌层寿命约10年)。

      做好防雷设施的维护与保养,关键在于将细节落实到日常操作中。从接闪器的锈蚀检查到接地电阻的精准测量,从SPD的指示灯观察到不同场所的专项排查,每一步操作都直接关系到防雷效果。只有通过定期、规范的维护,才能确保防雷设施在雷雨来临时真正发挥作用,为人员和设备筑起安全防线。